岗位说明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文件,用于明确岗位的核心价值、工作边界、能力要求等,是招聘、考核、晋升等工作的重要依据。其核心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,两者需紧密匹配岗位在组织中的定位和目标。通用岗位说明书需以“组织目标 - 岗位职责 - 任职资格” 为逻辑链,通过工作分析和胜任力模型确保内容精准;而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,需叠加党建责任、合规要求、社会责任等特殊条款,兼顾 “政治属性” 与 “市场属性”,最终实现 “岗责清晰、人岗匹配、合规可控”。
一、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条件的通用思路、方法、技巧
(一)岗位职责,明确“做什么”,体现岗位价值与边界
岗位职责是对岗位核心工作任务、责任范围的具体描述,需回答“该岗位为组织创造什么价值”“具体做哪些事”“对什么结果负责”。
1.核心思路
以“组织目标”为源头,岗位职责需承接部门目标,最终服务于企业战略。如财务岗需围绕“保障资金安全、合规核算”展开。
以“权责对等”为原则,明确岗位的“责任”(需完成的结果)和“权力”(为完成责任所需的资源调配权、审批权等),避免“有责无权”或“有权无责”。
以“最小颗粒度”为标准,职责描述需具体到可执行的动作,避免模糊化(如“负责市场工作”需细化为“制定区域市场推广计划、组织线下促销活动、跟踪活动效果并优化”)。
2.常用方法
一是工作分析(JobAnalysis),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岗位信息,是职责梳理的基础;二是访谈法,与在岗人员、直属上级、协作岗位人员沟通,了解日常工作内容、耗时占比、关键任务;三是观察法,实地观察岗位的实际操作(适用于操作性强的岗位,如生产岗、客服岗);四是问卷法,通过结构化问卷(如PAQ职位分析问卷)收集标准化信息,适用于大规模岗位梳理;五是资料分析法,查阅历史工作记录(如周报、月报、流程文件),提炼核心任务;六是流程梳理法,基于业务流程(如“采购-入库-付款”“招聘-入职-培训”),明确岗位在流程中的节点角色(如“采购岗负责供应商筛选与谈判”“财务岗负责付款审批”)。
3.实用技巧
一是用“动词+宾语+结果”结构描述,避免模糊词汇(如“负责”“参与”),改为具体动作+成果。例如,
▲低效描述,“负责客户管理”;
▲高效描述,“每月完成50家重点客户回访,收集需求并反馈至产品部,推动客户满意度提升≥10%”。
二是区分“核心职责”与“辅助职责”,核心职责是岗位存在的核心价值(占工作时间60%以上),辅助职责是临时性、协作性工作(如“协助部门组织年会”),避免主次不分。
三是明确“责任边界”,通过“负责”“协助”“参与”“审批”等词汇区分权责等级,例如,
▲“负责”,独立承担,对结果负主要责任;
▲“协助”,配合他人完成,负次要责任;
▲“审批”,拥有决策权限,对审批结果负责。
(二)任职资格条件,明确“谁能做”,匹配岗位能力要求
任职资格条件是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、技能、经验、素质等要求,需回答“什么样的人能做好这个岗位”,既不能过高(导致无人可用),也不能过低(导致人岗不匹配)。
1.核心思路
以“岗位职责”为依据,资格条件需与职责直接挂钩(如“需要制定市场计划”→要求“具备市场分析能力”;“需要对接政府部门”→要求“熟悉政策法规”)。
区分“必要条件”与“优先条件”,必要条件是“必须满足”(如司机岗需“持C1驾照且3年以上驾龄”);优先条件是“加分项”(如“有国企驾驶经验者优先”)。
兼顾“当前需求”与“发展潜力”,除满足现有职责的要求外,可适当纳入与岗位发展相关的潜力要求(如“具备团队管理潜力”适用于可晋升的骨干岗)。
2.常用方法
一是胜任力模型,提炼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(包括知识、技能、素质)。例如,管理岗的胜任力可能包括“目标管理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、抗压能力”;技术岗可能包括“专业软件操作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”。
二是标杆分析法,以岗位的优秀从业者为标杆,总结其共有的特征(如“优秀销售的共同点是‘客户敏感度高、谈判能力强’”),作为资格条件参考。
三是经验推导法,基于岗位职责的复杂度推导经验要求(如“处理过500万以上项目”→要求“3年以上大型项目经验”)。
3.实用技巧
量化标准,避免主观,将模糊要求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,例如低效描述,“具备丰富的财务经验”;高效描述,“5年以上制造业财务工作经验,有上市公司财报编制经验者优先”。
知识、技能、素质分层列示,知识,专业理论(如“掌握会计学原理”)、行业知识(如“熟悉新能源行业政策”)、公司知识(如“了解公司产品体系”);
技能,硬技能(如“熟练使用Excel数据透视表”“持PMP证书”)、软技能(如“具备跨部门沟通能力”);
素质,个性特质(如“严谨细致”“结果导向”)、职业素养(如“遵守保密规定”)。
避免“过度资格化”,不盲目设置与职责无关的要求。
二、国有企业岗位说明书的特殊设置要求
国有企业因“党建引领、国有资产监管、社会责任”等属性,其岗位说明书在职责和任职资格上有特殊要求,需兼顾“市场化管理”与“政策性合规”。
(一)岗位职责的特殊设置
一是强化党建与政治责任,关键岗位(尤其是领导岗、核心管理岗)需纳入党建职责,例如,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”;“参与支部党建工作,组织部门党员学习(如为党支部委员岗位)”;“将党建要求融入业务工作,推动‘党建+业务’融合(如业务部门负责人岗)”。
二是突出合规与风险防控,国企受国资委、纪检监察等多部门监管,需在职责中强化合规与国有资产保护,财务、审计、采购等敏感岗位,“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公司内控流程,防范国有资产流失”;投资、决策岗,“对项目合规性进行初审,确保符合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办法”;所有岗位需包含“遵守廉洁从业规定,接受纪检监督”。
三是纳入社会责任与专项任务,国企需承担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国企改革等国家专项任务,相关岗位需明确对应职责,扶贫对口岗位,“负责对接帮扶县产业项目,推动年度扶贫资金落地”;安全生产岗(如能源、制造类国企),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(符合国资委‘零死亡’考核标准)”;改革专项岗,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,完成员工持股方案制定与审批”。
四是体现层级与协同性,国企组织架构层级分明(如“集团-子公司-部门-班组”),岗位职责需明确对上(汇报)、对下(管理)、横向(协作)的关系:对上级,“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,执行领导交办的专项任务”;对下级,“指导团队成员制定工作计划,进行绩效辅导(适用于管理岗)”;横向,“配合法务部完成合同合规审核,协助人力资源部开展员工培训”。(二)任职资格条件的特殊设置
一是强化政治素养与党性要求,领导岗位(如党委委员、部门正职)通常要求“中共党员,党龄≥X年”;岗位需包含“拥护党的领导,遵守党的纪律,在政治立场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”;关键岗位(如纪检、审计)可能要求“参加过国资委组织的党性教育培训”。
二是严格的合规与廉洁要求,明确“无违纪违法记录,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”;敏感岗位(如采购、招标)可能要求“近3年廉洁考核结果为‘合格’及以上”;部分岗位需“签署《廉洁从业承诺书》”(作为任职前提)。
三是匹配国企管理规范的资质要求。学历与职称,管理岗、技术岗通常要求“本科及以上学历,中级及以上职称”(如工程师、会计师),部分核心岗要求“硕士学历或高级职称”;职业资格,财务岗需“持CPA或中级会计职称”,法律岗需“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”,安全岗需“持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”(需符合国资委对国企专业岗位的持证要求);国企经验优先,“有3年以上大型国企同岗位工作经验者优先”(因熟悉国企流程和监管要求)。
四是强调团队协作与大局意识,国企注重集体利益,任职资格中常纳入“具备大局意识,能服从组织调配”“善于团队协作,推动跨部门协同”等素质要求(区别于民营企业更强调“狼性”“个人突破”)。
(三)结构与审批的特殊要求
国企岗位说明书需符合上级单位(如国资委、集团总部)的规范,通常有固定模板,需包含“思想政治要求”“廉洁从业要求”等专项条款,且需经过“党委审议”“人力资源部复核”“纪检部门备案”等审批流程(普通企业通常仅需部门负责人和HR审批)。
服务热线
400-0473-006